培養孩子全方位的國際力



 



2010/04/01【文/康橋雙語實驗高中總校長張啟隆】


全球化的世代已經形成,讓下一代在這扁平的世界中生存並且有所發揮,是所有教育者都要面臨的重要課題。然而,到底什麼樣的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備的?什麼樣的特質是孩子需要培養的?其實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。


七年前筆者曾帶領學校的教師,透過對話與討論,除了教育部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,訂定出孩子需培養的十大基本能力外,什麼才是孩子應培養的國際力?我們分析當今在國際上許多被大家公認的成功案例,將孩子的國際力歸納成以下的四種能力與四種特質:



雙語力:


首先,熟悉外國語言是國際力的最基本要素,尤其英文的學習,不能只是為了國內升學考試,而是必須讓學生流利的聽說英文,並可以將英文當作其他領域的學習工具。透過完整有系統的雙語課程規劃,實施分級教學,選用最適合的國外教材,聘請專頁合格的外籍教師,營造使用英語的環境,是有效且快速的提升學生英文能力的主要方法。


除了提升英文能力,鞏固中文能力更是重要。除了一般的中文課程外,若能再加上語文表達訓練及閱讀深耕課程,就可以讓孩子的中文能力同樣精湛。我們在教學現場發現,只要規劃得宜,中英文並重,孩子提早學習雙語,不僅能流利且靈活的運用中文和英文,也能對兩種語文都有深入的學習。



科技力:


掌握資訊與運用科技,是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,也是學生將來面對各種新挑戰的方法。學校可以透過數位化教學及資訊素養課程,讓孩子熟悉運用各種資訊設備來進行學習。另外,科技力不只在於運用資訊科技,還要能以科學的方式來思考與學習,學校在各領域的教學中,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融入不同的研究學習方法,訓練學生多觀察、蒐集、分析、歸納、批判等研究能力,讓孩子在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,能做更有效率與效用的學習。



領導力:


領導力包括領導他人以及順從領導兩個面向,學校可透過分組報告、社團活動、幹部學習等方式,讓學生學習組織規劃、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等能力,將來無論處在任何工作場域中,都能很快的融入團隊,並能適時的展現領導潛能。



執行力:


我們希望學生無論什麼事情,只要訂定目標,就要努力達成,堅持到底,這也是許多成功人士的特質。以康橋為例,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參加長跑、長泳、登山、自行車環台等活動,除了要鍛鍊孩子的毅力與自信外,就是要學習遇到困難或障礙,都能有堅定意志,永不放棄的精神。



有活力:


健康的身體與充沛的體能,是未來在學業與事業上衝刺的基礎,因此學校應重視體育活動和體能訓練,讓孩子自小養成喜愛運動的習慣,將來才能夠持續保持身心的健康發展。


此外,活力也要展現在學習慾望和主動積極的態度上,學校可以利用各種機會提供各種表演舞台,讓不同專長的孩子都有機會展現長才,藉此提高其學習動力,並安排各種探索體驗與志工服務機會,使孩子對各種新的事物都充滿興趣,也勇於接受各種挑戰。



有創意:


在科技如此進步的時代,創意可說是凸顯個人價值的重要因素。創造力是可以學習的,學校除了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融入各種創造思考學習,鼓勵孩子提問、發表,也可以舉辦各種競賽,鼓勵孩子將創意運用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,激發孩子無限的創意潛能,學會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

有教養:


品格是一個人是否能對社會造成貢獻的要素,一個人的知能越高,越需要良好的品格來支持,才能對社會有更多貢獻;反之則可能對社會造成更大傷害。因此學校應透過課程、活動與平時的紀律要求,讓學生保留中國傳統美德,學習西方自主尊重,將來在各種國際場合,都能表現得體。此外,也可透過各種愛心公益活動以及社區服務,讓學生學習付出與奉獻,培養成真正會關心社會、關懷弱勢的人。



有文化:


文化素養是一種內化的潛能,也可以是外化的展現,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。學校應提倡各種藝文欣賞,甚至協助安排親子共同參與藝文活動,鼓勵學生學習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美術、民俗技藝等,讓孩子養成對藝文的喜好,甚至進一步能有鑑賞的能力。另外,學校也能營造出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,將不同國家或不同種族的多元文化融入學習活動中,讓學生從認識到理解,進而能尊重與包容各種文化差異,學習各種文化的優點。



總括來說,我們希望培養孩子的國際力,不只是在國際上與他人競爭的能力,更要能在各種場域展現領導特質,運用不同資源,整合各方力量,讓自己與其他人都能朝理想的目標前進,相信這樣的能力,可以讓孩子在世界各角落都無往不利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ㄚ里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