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重視孩子成績的無奈與迷惑
許多父母親汲汲營營在努力讓孩子把書唸好,
讓成績擺在前幾名上,
他們就自認為已經看到孩子將來的成就
也在那全台灣前幾排名……
話說,在二、三十年前,大家都還在於非常苦哈哈的年
代,長輩們為了養家活口,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分
工合作,交給老師和孩子自己處理,因為自己也沒受過
什麼教育,他們只希望孩子們將來不要作姦犯科,是個
老實可靠而且有用的人,如此就能感覺心滿意足。
那年代的孩子終於長大囉!現在他們每個都讀過書,
縱使學歷有高有低,可也是唸過幾年書呢!
在唸書時就常常聽聞「學歷掛帥」,只要你書唸得好,
就會有個錢多事少離家近,坐進辦公室吹冷氣,
翹著二郎腿,只要開口吩咐別人辦事的「好工作」。
多數爸爸媽媽後悔自己不是那個翹著二郎腿的主管,
而卻只是幫人辦事、領少少薪水、做好無賞做壞要賠
的苦差事;
品格教育不再是每位父母親心中的第一排名,
這代的父母親認為:
賺錢脫離苦生活才是最要緊的事情!
學歷掛帥給人的感覺,就是你只要唸書輸人,
在未來的工作待遇上也就只會是輸給別人,
無法出類拔萃、無法有那種輕鬆又愉快的美好未來。
父母親汲汲營營在努力讓孩子把書唸好,
讓成績擺在前幾名上,他們就自認為已經看到孩子將來
的成就也在那全台灣前幾排名;這樣的無奈與迷惑之
中,不斷的惡性循環之下,也常常將品格教育忘得一乾
二淨,孩子多數在青春期就放棄學業、步入歧途,
逐漸邁向與父母心中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。
又過了幾年,開始有些孩子生得晚的父母親,
驚覺到失業問題的嚴重與犯罪率的節節上升,
於是開始對品格教育有所注目,
只是...他們的焦點仍然在於:成績好的孩子都是好學
生,好學生只會跟好學生做朋友,
倘若我的孩子成績好,就能跟那些操性好的同學
做朋友,這樣他就不會變壞啦!
有很多家長自認:「學業與品格兩者,
我當然挑我有自信,比較簡單的來做阿!
如果讓孩子成績好,也是在同時的讓孩子結交到
品格比較好的學生,就能順便讓我家孩子品格也好,
當然我就全心全力的督促孩子的學業成績,
不也是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嗎?」
無論是何種想法的父母親,就深陷這個迷惑的監牢中,
與孩子關在裡面埋首苦讀,就算偶爾出了門、利用課餘
時間參加了其他課程,也大多跟學業成績有關係。
下面將重視學業的迷思做個大整理:
一、成績好的孩子,才能擁有高學歷,
高學歷等同於擁好工作的機會比較多。
結果現在高學歷失業者一堆,父母親才驚覺到,
自己以前過多的堅持只是泡沫式的幻影,
不僅打壞親子關係,也讓孩子失去一個快樂的童年。
二、品格好能做什麼?
成績好才能對於孩子的未來有幫助。
品格不好就容易作姦犯科,早被抓去關了啦!
還能有什麼未來可談?學業那些只要「想」,
就能擁有,品格卻是要我們花上好幾年、
甚至好幾十年才能換得一個優良的孩子。
三、成績好的孩子都是品格好的孩子,
所以只要讓孩子成績好,他所結交的朋友品格都很好。
在那個不被別人逼迫的年代,
愛唸書真的都是好孩子的專利,可現在大家注重逼迫,
尤其孩子補習就能擁有好成績之後,
成績優秀不再等同於品格優秀!
四、孩子不唸書能做什麼?他這年紀唸書是責任,
連唸書都唸不好,將來什麼事情能做好?
呵呵!唸書其實是這世界上最間單的事情之一,
只要不是智能不足或先天有殘缺的孩子,
都有辦法可以引導他們把書給唸好;
如果你小時候怎也無法把書唸好,
就因此將唸書當成最難的事情之一,
實在是有點遺憾,因為你不是生長在現在,
重視引導技巧的教育之下,唸書無難事,只怕不想唸。
※教養小提醒
一、書唸得好不代表未來一片光明燦爛,
書唸得差也不代表未來一片黯淡。
二、當今高學歷反而找工作不易,
高能力才能讓孩子脫穎而出。